PNIA(菲律賓鎳工業協會)預計2019年鎳產量將下降10-20%,盡管公司預計將實現盈利,經濟活動將受到基礎設施計劃的推動。
PNIA總裁Dante R. Bravo周三在奎松市的Pandesal論壇上表示:“生產可能會減少10%到20%。”
Bravo先生還是上市鎳礦出口商Global Ferronickel Holdings Inc(FNI)的總裁。
根據Bravo先生的說法,今年FNI鎳產量將從一年前的37萬金屬噸降至21.2-21.5萬金屬噸的區間。
他表示,假設明年出現類似下滑,鎳產量或將降至15萬金屬噸。
由于價格低和天氣不利,菲律賓鎳產量在2016年開始下降。最近,由秘書長Roy A. Cimatu領導的環境和自然資源部(DENR)也根據礦山每年的產量發布了限制生產區域的訂單。
“如果你限制開放區域,那就意味著你失去了一定的靈活性,” Bravo表示。他還指出,菲律賓將90%以上的鎳出口到中國,這是中國最大的市場。
他還稱,菲律賓也有高昂的電力成本,而中國的電力相對便宜,還有許多鎳加工廠。
當被問及對2019年鎳價的看法時,Bravo表示,“總體而言,我們將在2019年實現適度增長。我們也希望繼續秉承政府所推行的“Build, Build, Build”政策,我堅信該計劃將在2019年支持經濟增長”。
他還強調,如果低品位礦石的價格上漲,將鼓勵更多的生產。
Bravo還指出“由于低品位礦石的價格低廉,我們一直在運送更多中等品位的礦石”,并指出這種趨勢可能會持續到2019年。
目前,菲律賓有48個金屬礦,其中30個為鎳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