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在工信部指導下,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鈦鋯鉿分會與俄羅斯相關機構聯合主辦的2018中俄鈦產業高峰論壇暨第三屆中外鈦業市場發展與產品應用研討會在北京國際展覽中心召開。此次搭建這一交流平臺,對于促進中俄鈦產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以“創新合作,共助鈦業發展新時代”為主題,進一步發揮中俄鈦業互補優勢。
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余薇、俄羅斯聯邦工業和貿易部格里沙耶夫·謝爾蓋·伊萬諾維奇、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文獻軍、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理事長周武勝、攀枝花市副市長劉建明、工信部原材料司有色處處長靖大偉、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鈦鋯鉿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賈翃、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副秘書長宮宏光等出席了會議,全俄航空材料研究院安吉波夫·拉迪斯拉夫·瓦萊維奇、寶鈦集團總經理雷讓岐、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副院長顏學柏、湖南五江輕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肖安江、河南省新安縣管委會副主任高琳、斯堪納克公司亞太地區總監安德利亞斯、朝陽金達鈦業總經理王繼憲、寶鋼特鋼有限公司鈦首席計波、湖南湘投金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總經理蔣兆汝、斯堪納克美國公司技術總監威廉姆斯、攀鋼集團成都鈦業公司總經理秦興華、遵義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偉、山東聊城鑫鵬集團董事長高慶余、重慶金世利航空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和平、新疆湘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文柱、洛陽雙瑞萬基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正紅、大連融德特種材料有限公司奧斯卡等企業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鈦鋯鉿分會常務副秘書長逯福生主持。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四屆東方經濟論壇上指出:“中俄互為最大鄰國,合作地緣優勢獨特。中俄互為全面戰略協作伙伴,兩國關系處于歷史最好時期,合作政治基礎牢固。” 為促進中俄工業領域合作,從2016年起,工信部與俄工業和貿易部每年輪流舉辦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工作合作分委會,在此機制下,中俄原材料領域合作得到了長足發展。2018年,雙方政府簽署了關于克魯奇金礦開采項目合作協議,開創了中俄戰略資源開發合作新模式;組建了中俄國際石化行業國際產能合作工作小組,搭建了中俄石化企業交流平臺;多次就鋁鈦工業發展與合作進行了交流,雙方愿意共同推進中俄鋁鈦產業合作。本次論壇的召開正是落實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合作機制議定事項的重要成果,開辟了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俄鈦產業合作的新路徑。
余薇在致辭中指出,中俄在鈦及鈦合金領域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廣闊。多年來我國與俄羅斯在鈦及鈦合金材料和裝備方面保持著商貿及技術交流合作,并有多個項目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俄羅斯的鈦產品在航空航天、艦船領域應用廣泛,擁有從礦石處理到鈦材生產完整的鈦工業生產鏈。我國作為鈦工業的“后起之秀”,現已成為世界鈦產品第一大生產和消費國,在民用領域占有重要地位。近年來,我國鈦產業發展迅速,出現了寶鈦集團、陜西省稀有金屬科工、云南鈦業等產業集成度高、產業鏈長、生產規模大的企業集團,形成了陜西、云南等多個地區鈦產業集群,新材料不斷涌現,應用領域不斷擴大,關鍵技術和裝備不斷取得突破,呈現了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她表示,工信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從加強初期市場培育、加快關鍵技術工藝攻關、深化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推動鈦產業高質量發展。
最后,她希望中俄雙方進一步分享經驗、交流觀點、凝聚共識、擴大合作、堅定信心,共同為全球鈦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文獻軍說,中國鈦工業市場經過10年的高速發展,海綿鈦及鈦加工材產能、產量已達到世界首位,主體生產技術裝備居于世界先進水平,已是名副其實的鈦生產大國。雖然近幾年收到國內外大環境的影響,我國鈦產業一直處于低位徘徊期,但在黨的“十九大”、軍民融合和“一帶一路”等方針政策指導下,鈦以其優于傳統材料的綜合性能,在航空、航天、艦船、兵器、民用品和核工業等領域不斷開拓發展空間,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賈翃表示,俄國是世界鈦工業強國,在航天、航空、艦船、石油化工等領域擁有先進和完善的鈦工業技術,多年來,中俄雙方一直在探索合作共贏的交流模式并謀求合作與發展。中俄經貿關系存在發展潛力,隨著兩國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持續深入,兩國經貿合作業將提升至新的發展階段。
她強調,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鈦鋯鉿分會一直秉承服務政府、服務行業、服務企業,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這一根本宗旨,促進中俄鈦業雙方在航空航天、船舶、海洋、醫療、化工等領域聯合開展鈦及鈦合金技術及應用的廣泛合作,開拓鈦企業技術提升的空間,為中俄兩國發展振興和經濟轉型升級增添新動力。
中國鈦業代表雷讓岐在發言時指出,寶鈦集團是中國最大的鈦及鈦合金為主的專業化稀有金屬生產科研基地,代表了中國鈦加工材料技術的最高水平,而俄羅斯作為世界鈦工業強國,擁有世界鈦企業巨頭,是航空航天領域用鈦的佼佼者,對全世界航空航天工業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多年以來,寶鈦集團與俄羅斯科研機構及企業保持著頻繁的學術交流和貿易活動,使企業保持了與國際相關行業的科研和產業同步發展,實現了企業提質增效、快速發展。同時,俄羅斯鈦材市場體量巨大,在國際民用航空領域擁有極高的占有率,能否與俄羅斯鈦行業開展合作,對于國內企業開拓俄羅斯甚至亞歐市場至關重要。
雷讓岐表示,愿同俄羅斯鈦業同仁一道努力,在鈦及鈦合金的加工制造、3D打印、粉末冶金、鈦回收、市場應用等多領域廣泛合作,努力提高雙方技術含量和產品附加值,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俄國鈦業代表格里沙耶夫·謝爾蓋·伊萬諾維奇、格里沙耶夫·謝爾蓋·伊萬諾維奇均表示,中俄鈦業發展勢頭良好,實現雙方合作非常重要。希望中俄繼續深化合作,尤其是在航空機身、發動機等領域的合作,發揮自身優勢,資源共享,為中俄兩國鈦行業合作發展作出貢獻。
在報告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對我國部分重大工程用的高端結構材料和功能材料主要產業化技術進行了闡述,他認為,我國高端新材料產業化核心技術正在進入重點突破的創新階段,新型材料不斷涌現,產業化空間巨大,5~10年中國在先進結構材料和高性能功能材料發展方面一定會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并對鈦工業經濟運行情況、應用市場等方面進行了分析。
俄羅斯鈦行業專家、航空材料研究院副院長Vladislav Antipov,俄羅斯VSMPO公司前總經濟師斯米爾諾夫,寶鈦集團總經理雷讓岐,新疆湘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文柱,斯堪納克(上海)環境科技有限公司William Gower,洛陽雙瑞萬基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正紅,攀鋼集團成都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秦興華等分別作了《俄羅斯航空鈦材發展》《世界和俄羅斯鈦市場情況》《中國鈦工業發展現狀及前景》《新疆鈦產業布局與發展規劃》《美國鈦工業酸洗和環保》《中國海綿鈦發展應用及前景展望》《前進中的攀鋼金屬鈦產業》的報告。
同期,第十一屆中國國際鈦業展覽會開展。會后,余薇、文獻軍在賈翃、逯福生的陪同下進行了巡館,與會人員一同觀展。
來自中俄美德印日韓等10余國行業專家、企業代表等300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