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由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鈦鋯鉿分會、全國工商聯科技裝備業商會主辦,北京海聞展覽有限公司承辦的“2017年軍民融合材料與裝備配套展覽會”在北京國際展覽中心開幕。
本次展會以“智造新動能,促進軍民融合發展”為主題,以“豐富融合形式、擴展融合范圍、提升融合層次”為主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趙家生出席并致辭。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春曉、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國成、四川省攀枝花市副市長劉建民、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鈦鋯鉿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賈翃,以及來自國防科工局、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中國船舶重工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中國核工業集團、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等軍工企業領導,寶鈦集團公司、湖南湘投金天科技集團公司等鈦業骨干企業代表出席開幕式。
趙家生指出,在科技進步和軍事改革的驅動下,軍民融合戰略成為時代洪流,不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插上騰飛之翼,更讓“中國制造”在國際舞臺上信步四方。
他說,“軍民融合”作為國家戰略,關乎國家安全和發展全局,既是興國之舉、又是強國之策;既是政府工作的重點,又是企業發展的方向。國有和民營企業布局軍工領域是大環境所掀起的新潮,軍工企業轉向民用領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高性能材料、智能化裝備與配套產品在國民經濟、國防建設和國計民生等領域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有色金屬工業是重要的原材料之一,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快速發展,不但產量、消費量、貿易量居世界第一,而且技術和裝備水平也實現了質的飛躍。軍民兩用材料是武器裝備研制生產的物質基礎,其技術含量的高低決定著武器裝備質量的優劣,事關國防科技工業的全局。隨著國防經濟的發展和格局的變化,高性能、低成本、多功能、智能化是未來材料與裝備配套研制生產的發展方向。
曹春曉在開幕式中致辭,他說,2017年,在國家層面的宏觀指引和改革調整下,在行業、基層單位的積極探索和創新實踐下,軍民融合發展向深度、廣度全面進發,尤其是材料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信息技術等軍民兩用領域,發展最為活躍,催生了眾多新技術、新產品、新企業。本次展覽會成為軍民雙方建立友誼、互通共贏的重要窗口。
開幕式結束后,展覽會正式開展。寶鈦集團、聚能鈦業、聚和信鈦業、鑫鵬集團、湖南金天、國核寶鈦鋯業等企業展示的軍工產品得到了陸軍、海軍、空軍等軍方領導的肯定,尤其對鑫鵬集團的鈦及鈦合金大口徑無縫管、軍用炮管給予高度評價,希望未來軍民雙方建立合作機會。
在展廳,除了大多企業設有獨立展臺外,陜西寶雞鈦谷以及河南中原鈦谷以集中展示企業的方式吸引了記者的特別關注。陜西寶雞鈦谷有寶雞高新區德眾科技、興盛鈦業、拓普達鈦業、博信金屬等多家企業300余件產品參展,其中鈦合金旋翼機、“虎士”裝甲運兵車、水陸兩用摩托車等備受關注。而中原鈦谷以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政府為依托,以聚合形式參展,其中包括洛陽雙瑞萬基鈦業、核新鈦業、洛陽鵬起實業、順易鈦業、三線鈦業等企業。據悉,中原鈦谷是新安縣全力打造的鈦產業園區,計劃在“十三五”末,產品覆蓋航空航天、海洋裝備、高端民用等多個領域。據新安縣縣長郅書安介紹,新安縣將利用高端的海綿鈦生產資源優勢,不斷入駐鈦及鈦合金深加工企業,實現全產業鏈延伸,向航空航天、海洋裝備、軍工領域邁進。
本屆展會為期3天,集中展示了我國軍民兩用領域的各類材料與裝備配套技術和產品,為廣大軍民企業搭建了交流與展示平臺。對加快軍民科技成果轉化,推動軍民資源開放共享,實現軍民優勢互補起到重要作用。本次展會有來自各個行業代表、專家及業界人士參觀交流。